2025年5月初,美国首都华盛顿、纽约、洛杉矶等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,民众高举“停止贸易战”“保护就业”的标语,要求政府修正对华及全球的高关税政策。这场抗议并非偶然——据新华社报道,仅实施一个月,特朗普政府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就导致美国港口吞吐量暴跌、消费品价格飙升、中小企业倒闭潮初现端倪。问题是:一个号称“保护本土产业”的政策,为何迅速演变为全民“自伤”? 供应链断裂:港口停摆比疫情还严重 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,曾是全球贸易的“心脏”。如今,这里却陷入混乱。长滩港首席执行官科德罗...
2025年5月初,美国首都华盛顿、纽约、洛杉矶等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,民众高举“停止贸易战”“保护就业”的标语,要求政府修正对华及全球的高关税政策。这场抗议并非偶然——据新华社报道,仅实施一个月,特朗普政府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就导致美国港口吞吐量暴跌、消费品价格飙升、中小企业倒闭潮初现端倪。问题是:一个号称“保护本土产业”的政策,为何迅速演变为全民“自伤”?
供应链断裂:港口停摆比疫情还严重
美国太平洋沿岸的长滩港和洛杉矶港,曾是全球贸易的“心脏”。如今,这里却陷入混乱。长滩港首席执行官科德罗透露,6月份已有34个航次被取消,这一数字甚至超过疫情期间的最严峻时刻。科德罗坦言,港口可能额外承担1亿至3亿美元成本,而洛杉矶港的进口业务正以每周下降30%-40%的速度萎缩(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)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美国卡车运输协会首席执行官马特·施拉普警告:“卡车司机失业、仓库空置、码头工人无活可干。”(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)当港口成为“废墟”,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已不可避免。
物价飞涨:服装鞋类价格将翻倍
关税政策的冲击很快传导至消费层面。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,未来一年美国服装价格或上涨65%,鞋类涨幅高达87%。5月2日,美国政府终止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后,电商平台不得不重组物流体系,部分商品价格飙升一倍。《贸易战:集装箱不会说谎》一书作者拉罗科直言:“六月起,亚马逊上的快时尚产品、开学季的校服和文具,都将面临‘断供’危机。”(书籍封面截图)
零售巨头沃尔玛和塔吉特的高管已公开呼吁政府“停止关税”,否则货架将“空空如也”(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)。而药品行业更陷入困境——美国30%的药品原料依赖进口,医药企业主卡尔·里祖托直言:“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实现本土化生产。”(资料图)
中小企业:熬不过“短期阵痛”
特朗普政府口中的“短期阵痛”,对中小企业却是致命打击。格森公司总裁吉姆·格森表示,该公司半数产品来自中国,250个集装箱的货品正等待装运,但他已“看不到希望”。(彭博社)密歇根大学教授沃尔弗斯则警告:“新关税政策带来的痛苦将是特朗普上一个任期的50倍。”(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)
更严峻的是,资本支出受挫、就业压力加剧。美国零售业可能迎来“货架空空+价格飞涨”的双重打击,而普通家庭将被迫在“买不起”和“买不到”之间两难。
未来何去何从?民众与政府的博弈
抗议活动仍在持续,民众的愤怒不仅针对关税政策,更是对政府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失望。特朗普声称“保护产业”,却让港口停摆、物价飞涨;声称“提振经济”,却让中小企业濒临破产。
或许正如抗议者高举的标语所言:“把资金用于就业和教育,而不是对外发动战争。”(新华社)但特朗普政府的选择,似乎仍偏向“贸易战优先”。当民众的生活被“全面波及”,这场博弈的结局,或许将决定美国经济能否走出泥潭。
(本文信息综合自新华社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、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、彭博社等公开报道,时间截至2025年5月5日。)